详情

赴欧考察【刘海粟】

来源:常州市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9-11-29

刘海粟除却早年在周湘的背景画传习所学习过半年,就从未进过专门艺术学校,他是完全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自学成为画家的。他很早就萌生了个愿望,要到西画的故乡欧洲去学习研究艺术。1926年9月3日,徐志摩在致他的信中就说他花在非艺术中的时间太多了,“但俗累不是终究,不是艺术家的补剂……你已经跑到了艺术的海边,你得下决心绷紧了腰身往更深处跑,那边你可以找到更伟大的伙伴:凡高、石涛、提香、塞尚。”他自己也知道他的很大精力都花在了美专的管理和教育上去了,他虽然一直没有停止过艺术实践,但毕竟没有去拜过真经。徐志摩的信,再次煽起了他的强烈求学愿望,可美专又离不开他,他为之遗憾过,也苦恼过,但为了培养出更多的新兴美术人才,他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宏愿。从日本回来后,他想到法国去考察艺术的意愿更加强烈起来,阻碍他实现这个愿望的最大困难就是经济问题。待复校后的美专走上正规后,他向蔡元培先生倾诉了他的心愿。蔡元培立即表示赞同。说“这个想法很好,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各种艺术流派像雨后春笋,它们的真迹原作你很少见过,是该去开开眼界,探讨下各种流派形成的环境和奥秘,对你未来的发展很有好处,还可以吸取人家的办学经验。”他又问海粟,费用如何解决。这正是海粟的难题,他被问哑了。蔡元培想了想说,“别急,有个办法,我们大学院拟聘几位特约撰述员,鲁迅、吴稚晖、马叙伦三位先生和你都可以担任,每月汇你一百六十元,在巴黎也可以过节俭的日子,你和夫人、孩子还是可以生活下去的。”并说,“艰苦不损害国家尊严,人要有自信,我相信你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收获。在考察中不要局限于个人的喜好,要善于兼收并蓄,师法西人之长,但不能忘记自己艺术的传统,切记不要忘了祖宗。”刘海粟感动不已。
    在蔡元培先生的关怀和支持下,教育部发布了派遣刘海粟赴欧洲考察美术的决定。海粟委托徐朗西代理美专校长(后为刘穗九接任)。1928年11月16日,他在宁波同乡会举办了去国纪念展览会。《上海画报》为此出版了《刘海粟先生去国纪念展览会特刊》,刊有蔡元培、史量才、徐朗西、经亨颐、陆费逵为画展的题辞,贺天健、刘穗九、郑午昌、倪贻德等的文章。
    1929年2月,刘海粟偕夫人张韵士[宁波人,1899年生,1915年在上海与刘海粟结婚,生有四子:刘龙(夭折)、刘虎、刘豹、刘蛟(早夭)。1970年逝世。]和12岁的长子刘虎从上海乘法国邮轮起程赴欧。3月15日抵达法国马赛,16日乘火车到达巴黎。住在巴黎拉丁区莎蓬街18号老伦旅馆。放下行李,就在他的学生张弦、刘抗等的陪同下,立即开始去参观卢森堡宫、卢浮宫、罗丹博物馆、凡尔塞宫诸多艺术名迹,观看各国各种艺术展览。他犹似一个饥饿已久的饿汉,迫不及待地张开大口,扑到餐桌上,投进他渴望已久的艺术之宫,如饥似渴地吮吸着艺术的液汁。在两年多的日子里,他过着小咸菜加开水就面包的清苦生活,力学苦读,最初的半年多里,他每天到卢浮宫临摹大师们的杰作,他临过塞尚的《缢死者屋》、德拉克洛瓦的《但丁与维吉尔》、伦勃朗的《裴西芭的出浴》、柯罗的《珍珠少女》等世界名作。他同傅雷、刘抗、陈人浩一道去过瑞士,住在莱蒙湖畔傅雷朋友白格朗的别墅里,他常常凭窗对月画到天亮,他在那里作了油画《陋室》、引日教堂》、《古堡》、《西陇古堡》、《莱蒙湖畔》、《莱蒙湖之夕照》、《阿尔卑斯山》、《山涧》、《快车》、《农夫》、《卢梭桥》。他还参观了日内瓦美术馆、瑞士历史博物馆,看到了塞尚、德拉克洛瓦、库尔贝、米勒、马奈、莫奈、高更诸法国名家的作品。他的油画《森林》、《夜月》、《圣杨桥而夫之陋室》、《玫瑰村之初春》入选欧洲艺术巨匠贝纳尔、马蒂斯等的蒂勒里沙龙。
    1930年6月1日,他又和好友傅雷结伴去了他向往已久的文艺复兴的故乡意大利。在罗马,他参观了罗马新美术馆,观赏了西班牙名作展和日本美展,看到了西班牙艺术大师格列柯、委拉斯开支等60多件杰作。梵蒂冈圣彼德太教堂和西斯廷大教堂给了他极大的震撼,使他激动异常。他观赏到了仰慕已久的米开朗基罗的天顶壁画和神台壁画,他的名雕《摩西像》、《圣母像》,以及拉斐尔的数幅巨型壁画。他还去了米兰、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在佛罗伦萨的乌斐济博物馆,他看到了数不清的文艺复兴的艺术珍品。
    刘海粟的作品,两次入选秋季沙龙。第一次是他的旧作《北京前门》。第二次是他在比利时作的油画《向日葵》和《休息》。在法国,他创作了数十幅油画,著名的有《巴黎圣母院夕照》、《塞纳河》、《蒙玛特教堂》、《玫瑰村》、《圣心院》、《少女》、《畸形老妪》、《贵妇》、《卢森堡公园》、《卢森堡之雪》、《卢森堡雪霁》、《巴黎之冬》、《卢昂教堂》等等,其中《卢浮宫之雪》为法国政府收藏。
    1931年3月,他受德国法兰克福中国学院之请,去讲演中国画学。并在法兰克福美术馆举办了中国现代画展,引起了德国艺术界的广泛关注,井应邀到柏林与德国东方艺术会普鲁士美术院谈判,签署了中国现代画展于1934年2月赴柏林普鲁士美术院展出的协定。
    刘海粟旅法期间,还结识了毕加索、贝纳尔、马蒂斯,并应邀去过马蒂斯别墅作客,与其探讨过诸多艺术问题。
    1931年夏天,教育部电催其回国。7月,他在巴黎克莱蒙画院举行告别个展,也算是他旅欧成绩的总结,展出了他三年间在法、瑞、比、意、德各国所作油画40余幅,法国政府购买了其中的《卢森堡之雪》,收藏在法国家美术馆。法国著名艺术评论家路易?赖鲁阿以《中国文艺复兴大师》为题为其画展作序,他在序文中说;“刘氏曾于1929年、1930年出品于秋季沙龙,并被邀参加蒂勒里沙龙,可知巴黎已对他致过敬礼了……看他的《静物》十分坚实,看他的《玫瑰村》所观察的风景中,或在《塞纳河畔》的巴黎埠头上,他的果敢而深有颤动的韵味的色彩,看他在比利时所作的《大寺》,在光的变幻之下,不难辨出他的坚劲。看他在卢森堡朔风冻云中所写来的雪景,枯枝盘错,在力的韵律中表白它的无声的诗意……刘海粟确是一位大师,在这字的真意与古义上的大师,因为他有他的信徒。这不但是中国文艺复兴的先锋,即于欧洲艺坛,亦是一支生力军。”傅雷在他所撰的《刘海粟论》一文中慨叹地说:“我们现代中国文艺复兴的大师,还是西方的邻人先认识他的价值,我们怎对得起这位远征异域,以艺者的匠心为我们整个民族争得一线光荣的艺人。”刘海粟此次西行,也正如徐志摩所说,“犹如玄奘之于西土,”是一次朝圣,是他前进艺术道上的一个里程碑,为他漫长的艺术旅途打下了深厚根基,对他未来的事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