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读书笔记

来源:常州市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0-03-13

最近读了除了推理小说之外的一本日籍作家的作品——《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让人感慨的是,日本人真的有收拾整理癖好。不管是整理逻辑思维的推理小说还是这样一本本教人如何整理信息的书籍。

这本书很小很薄,但是开头就提出了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方法:一元化笔记法。如果说我之前已拘泥在习惯的藩篱中的大脑已昏沉固化,那么这个方法以及背后的理念就是一把斧子从侧边辟出了一个切面,告诉我说:你来你来,这里还有另外一种信息处理方式。

先来谈谈过去的这层藩篱。我有好几本笔记本,一本是记录读书笔记,一本记录游记,一本记随感或者是遇到的金句。每本都只有开头没有结尾,因为我会因为出现了新的类别而重新开一本专门记录。长此以往,书桌上越来越多的本子,而我却越来越少得翻开它们。因为,渐渐地,自己也不记得每本上记录什么类型的笔记了。还有一个原因,很多时候,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归类自己的信息。比如,我出去旅行,是带游记本还是随感本还是书籍笔记本?似乎都该带上,可是却成了行李袋中最大的鸡肋。长此下来,笔记本成了负累。所以,当看到本书中一句话“都怪分类整理,让我无法活用信息。”,我拼命点头。

接下来,作者打破纸上谈兵的信息活用法的是“一元化笔记法”。一句话解释,平日里只需将信息保存在一册可以反复翻阅的笔记本中。它的优点是简单不宜混乱‚可持续使用ƒ自由度高,可随意调整。和过去信息分类法对比来说,就是用简单的方式,减轻心理压力,从而使信息记录具有可持续性。当然,在书中作者做了详细的解释和具体的操作技巧,我不赘述。

不过,如果我完全相信这种理论并且按它去做,是否就是要否定过去的信息分类法并且和它决裂?似乎成人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非此即彼。所以,我还要加这一段的补充说明。本书的作者奥野宣之是位从事传媒业的编辑、作家,他非常高频地提到了“知识生产”这个词,可以理解为创意、创新、创造等等。也就是说,他的“一元化笔记法”的立足点是通过收集信息而产生更多的灵感点。那么,对比于分类整理信息法的有序归类,无疑,新鲜异类的信息碰撞更能产生奇妙的反应。举个例子,将一袋法式罗勒碎放入一间中式厨房,也许会创造出一道“法式麻婆豆腐”(* ̄︶ ̄)。所以,我们在操作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性格、生活需要去使用这些信息处理的方法,这种圆融汇通才是属于本国人民的方式吧(笑)。

介绍了“一元化笔记法”这种方式,继续谈谈我的感想。作者奥野宣之书籍背后的,我想应该是追求简单、实用的理念。这似乎也暗合了近十几年日本流行于道的种种书籍、商业模式、态度。比如我们熟悉的品牌“无印良品”,这种以“性冷淡风”风靡全球的家居品牌,还有山口英子的《断舍离》已经将这种理念推向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追忆起来,川端康成在《花未眠》里那句简单却被无数人推崇的“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暗含的审美哲学也可映衬了日系哲学中“极简”的意味。我不想去探讨它们和中国文化的渊源,只是觉得近年来不仅是中国民众,乃至全世界的角落都在接受、渗透由日本人、日本品牌散发出来的“极简”模式风潮。这种现象背后是不是说明,世界性的经济发展已经让人们逐渐摆脱由战争、贫穷带来的不安全感,而转变为一种浮华下茫然四顾的心态呢?于是,减负的“极简”哲学又如一道斧子,劈开堆砌已久的冗物,释放了空间,让人们重归简单,拥有自省和创造的空间。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