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老常州地方民俗知识

来源:常州市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1-09-17

常州市图书馆“老常州地方民俗知识”普及

一、常州地方民俗

1.旧时老常州人称南大街为大街,方言称大街上。

2.常州图书馆门前的路称罗汉路的原因是罗汉路东起红梅路,西至和平路,旧称罗汉街,因玉梅河上有罗汉桥得名。

3.和平路是1952年以保卫世界和平运动命名的。

4.局前街是明代洪武年间在此 设立杂造局而命名。

5.局前街东段,与和平路相接的街,旧时称北后街。

6.旧时局前街标志性建筑和庭院如:椿庭大楼、药王庙、鹤园、坡园、迎春桥、先贤祠、龙城书院、护王府、营田庙、崇贤坊、阳湖县衙(一院)、仁育桥、成全巷等。

7.十子街是由北宋文学家邹霖在此居住,因邹霖为邹元庆第十个儿子而命名。

8.十子街曾在“文革”时期改名为永新巷。

9.旧时北大街称为府直街,有钟楼、半山亭、大庙(弄)、小庙(弄)、府桥、甘棠桥等建筑和桥梁。

10.旧时县直街上有老大房茶食店、大光明电影院、德泰恒菜馆、朱伯记馄饨店、半山亭粥店、惠民桥,是娱乐、餐饮百年老店的集聚地。

11.三堡街在西门大运河南岸,是本邑木业集中街,因有西大王庙的石狮、‚街中小石桥旁金龟、ƒ镇西仓桥河妖的神剑三宝而故名。

12.常州又称龙城,龙城里位于西横街,原电视台东端,原地有龙城首社故名。

13.西瀛里原称西营里,因明代汤和在此驻兵,因商贾林立,经常失火,于是将营改瀛,以示以水克火。“文革”时期称反帝中路。

14.子和里在城南清凉寺对面,是我党早期领导人张太雷的故居。

15.民元里是民国元年建造的,始建者是本邑原建设局长庄中希。

16.传胪里在延陵西路内(西大街),是由明代庄应会殿试二甲第一传胪而得地名。

17.常州南城脚有个三近里,是由刘国钧1930年建大成一厂,在此建的工房宿区,取“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论语》中句命地名。

18.在中山路上有四美里,取自南朝谢灵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之意而故名。

19.荷花池地名是在北宋已有,有大文豪苏东坡曾寓居于此植荷,建天远堂,南宋参知政事张守建“四老堂”,明兵部尚书陈洽筑百花楼为陈氏学圃,清代学者陈玉璂改客园为荷花池。

20.青果巷旧称为千菓巷,是明代万历九年(1581)在古运河/南市河因南北果品的集散地而故称。青果巷内著名的明代古建筑唐氏八宅和九弄,八宅是八桂堂、复始堂、松健堂、易书堂、四并堂、筠星堂、礼和堂、贞和堂。九弄指:观子巷、正素巷、天井巷、雪洞巷、茭蒲巷、西庙沟、马园巷、正阳里、蛤蜊滩。


二、传统节日节气知识

1.我国传统节日中,有春节(过年)、元宵节(正月半)、清明节(上元节)、七夕节(乞巧节)、端午节(端阳)、中秋节(八月半)、重阳节(登高节)等。注:括号内为方言表述。

2. 初春时分,俗话说:“三月天,神鬼天。”这期间冷暖变化无常,民间会有春二三月乱穿衣,也会说春冷剥老牛。民间还有谚言:焐春三,冻八九之说。

3.农历的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民间又称百花节(花朝)。人们会在花枝树杆上系上五色的绸布条,或者在花盆中插上小红旗,俗称护花符,纪念百花生日。

4.清明节,又称鬼节,取杨柳条、桃花枝挂插在门上,以红绿袪邪祟。

5.常州端午节的民俗习惯一般有:赏端阳、张端阳。其中的张端阳是指张丈人、张师傅,前者是指毛脚女婿(新老女婿)看望老丈人,后者是指徒弟(学生)拜访师傅(老师)。

6.端午节在民间有许多活动,比如: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吃黄色的食物(如黄鱼、黄鳝、黄花菜、蛋黄、黄瓜)等。小孩子要穿五毒衣,洗百草浴。

7.小孩穿的五毒衣是指的哪五毒?方言又是怎么说的?五毒指蜈蚣(方言:百脚)、蝎子、毒蛇、壁虎、癞蛤蟆(方言:癞脖高、癞团、癞疙宝)。

8.六月六,晒红绿,民间指的是杀白或晒伏,也称晒衣节、晒书节等。

9.旧时常州人过“七夕节”,女孩子喜欢玩“丢巧针”的游戏,取河水、井水各半,存放于海碗中,放在阳光下曝晒至中午,水面有一层水膜,然后取缝衣针(奄线),丢进水中,吹动针尖对准谁,那就是中巧,也称为“巧人”。

10.七夕节这天,人们会“看巧云”、“吃巧果”,孩子们背指纹歌:一螺巧,二螺笨,三螺拖棒头(吃生活、挨打),四螺全不识(文盲),五螺富,六螺穷,七螺挑糞桶,八螺做长工,九螺骑白马,十螺坐官船,无螺(只有簸箕)一场空。

11.重阳节旧时称登高节,常州人自己做的重阳糕上不但要放枣子、松子、莲心、红绿丝、豆沙、枣泥,还要放茭白丝,表示“高(茭)高(糕)在上”。常州没有山,登高的好去处是文笔塔、文成坝。

12.常州地方上立春前后要吃春卷。

13.农历二月二称为龙抬头、马和尚过江,要吃土龙笃面。

14.土龙笃面指的是米粉做的大团子(或年糕、脚踏糕)。

15.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民间要吃青团。

16.立夏常州人有尝三鲜的习俗,这里是指水三鲜为白虾、鲥鱼、螺蛳,树三鲜:樱桃、青梅、香椿头;地三鲜为苋菜、蚕豆、元麦稞。当然有的地方将蒜苗、燕笋、枇杷等列入。

17.夏至吃馄饨是为了防注夏。

18.常州人称包粽子为裹粽子,一般称为小脚粽。

19.小暑里有吃黄鳝赛人参的说法。

20.中元节是七月半,民间有吃茄饼的习俗。

21.你知道老常州吃糯团是农历十月初一“十月朝”,是烧衣节。

22.旧时都有腌咸菜的习惯,一般人们有水腌菜和风干菜。雪里蕻属于风干菜。

23.一般常州人过了小雪节气就要买白梗菜,开始腌水腌菜了。

24.常州萝卜干非常有特色,有北港、新闸生产的五香萝卜干,曾作为贡品。常州人对好的萝卜干会用刮拉崩脆来称道。

25.冬至隔夜吃胡葱笃豆腐是为了求富寓意,因为腐和富同音。

26.腊八粥常州本地称咸粥,其中一定要用芋头、青菜、豆类等食材来煮。

27.常州的素火腿是从齐梁时期,由梁武帝萧衍从“戒杀生”,即用“五谷”来代替“五牲”的食品,至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

28.乾隆帝下江南在常州尝到了一道菜为“趁热”,它是由豆斋饼夹肉做成的,后来称为金钱饼。

29.常州的麻糕,旧时人们称为草鞋底、老荒。其品种有圆型甜咾、椭圆型咸咾、长方型(椒盐咾),特点为松、香、酥、脆。

30.常州方言“送汤”指的是张舍姆,其中潮头则是指猪肝。坐月子的女人又称为舍姆。


三、年俗知识

1.旧时常州人从冬至以后开始过年了。

2.腊八节就要进入准备采购年货阶段。

3.旧时的年货有干(南/发)货、鲜(活货)货、活(禽类)货和水货(鱼水产)

4.旧时的年俗包括备年货、做团子、馒头、祭祖、祭灶神、掸檐尘、年夜饭、团圆、拜年、贺岁、走亲访友、观灯会等。

5.一般拜年从大年初一开始元宵节结束。

6.过年请客人用的“元宝茶”是放的青橄榄。

7.旧时大年初一吃的中饭是除夕的剩饭,取一年吃到头之意。

8.常州旧时过年期间吃的团子称团圆,那么馒头是代表圆满之意,寓意蒸发真发。

9.过年时经常会见到街上有唱春佬,是说好话和讨口彩,与乞丐不同。

10.过去过年期间,家中死了人,称搁年,买的棺材叫三长两短,或寿器(受气)。

11.常州人年夜饭有取兆头的习俗,如冷菜爆鱼为年年有余,热菜红烧扁鱼(鳜鱼)为富贵有余。

12.如果春节期间,正好遇到“立春”常州旧称为岁朝春。

13.年初五,有迎财神的习俗,一般抢财神、烧路头是抢的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是指陶朱公范蠡,武财神是指赵公明(赵公元帅)。

14.常州人过年餐桌上少不了一道菜,是用黄豆芽、百页丝、油豆腐、笋干丝、菠菜等食材做的叫家祭菜。

15.过去大年初一晚上,大人关照小孩要早点睡觉,是要听老鼠嫁女的声音,老鼠出门,大吉大利。

16.常州方言称过年(春节)期间为年头上,过年前为年三夜四。

17.过年时讨口彩,避忌讳很重要,一般孩子4岁称两两岁,听弹词说书为雅韵,不能说书(输)。

18.常州人正月初一早上和元宵节吃的是糖圆,是没有馅的。

19.春节期间走亲眷不能送钟(终)和伞(散)。这是非常避讳的,即使下雨天也只能用箬帽(斗笠)。

20.常州人拜年一般到正月半结束,但民间还有拜年拜到年十六,新鲜团子腌咸肉之说。


四、 常州地名

1.常州市钟楼区是以旧时的钟楼来命名的,钟楼原址在府直街和北大街的大庙弄口。

2.旧时的钟楼有四大功能:观时、瞭望、自来水厂、地标性建筑。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1964年因城中通公交车影响交通而拆除。

3.盛宣怀是洋务运动的创始人,盛氏祖居地为盛家湾,称为龙溪,旧称葫芦湾。位于金色新城小区附近。

4.延陵西路,原名西大街,旧称织机坊。史志载,“江南常湖二洲织造白纻为主”朝廷置常州织造采办于此,坊以此得名。

5.双桂坊原名来贤坊,东起打索巷、西庙沟,西至南大街,坊名来源于“双双蟾宫折桂”之意。“文革”中被改为反修西路。

6.常州历来有“千载读书地”之称,据地方志载:宋宝祐元年,本邑居民霍超龙少年省试勉榜,省试第一,又中进士,理宗皇帝命常州郡守建早科坊。

7.成全巷,位于市中心,南接小营前(马山埠),北连局前街,巷名取自成人之全之意,以取吉兆。

8.城中有一条马园巷,宋代时为驻军的校场,后来演变成军营的养马场,明代时这里称“马园”,至清代马场,马园扩大,就有了大马园巷、中马园巷、小马园巷、后马园巷等巷名。

9.旧时常州有一条专营梳篦的巷,称为篦箕巷,旧时称花市街,是乾隆帝南巡此地时,看到满目梳篦铺,将花市街改为篦箕巷的。

10.由于旧时篦箕巷到了晚上,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与岸边船上的灯火交辉相映,被称为西郊八景之一的“篦梁灯火”,而旁边的文亨桥,映在月光中,也称为“文亨穿月”的景色。


五、常州美食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提出“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其中将“食美常州”列为旅游明星城市来打造,其中“十大常州美味”是指

1.天目湖砂锅鱼头:起源于溧阳天目湖,旧称沙河水库;

2.萝卜干炒饭:是选择本地产的红萝卜、大米饭、仙鹤酱油等炒透而成;

3.香糟扣肉:是将猪五花肉和酒糟加调料蒸制成色泽红润、糟香浓郁的地方菜;

4.银丝面:是常州特色小吃,具有细如发丝、洁白如银的特点;

5.网油卷:是选用猪网油、赤豆沙等,采用特殊工艺制成的一道地方甜点;其特点为外壳松脆、脂香扑鼻、绵软适口、甜而不腻;

6.豆腐汤配大麻糕:老常州人的“标配“早餐之一,还有豆腐汤(豆浆)配蒸饭团或米饭饼夹油条等特色早餐;

7.清炒白芹:选用溧阳的白芹,民间俗称白芹为“白小娘”;

8.水晶虾仁:水晶虾仁是选用鲜活的河虾(方言:藻虾),剥壳去尾炒制,其特点是晶莹剔透,鲜嫩脆爽;

9.桂花糖芋头:一般常州人吃的糖芋头选自金坛建昌的红香芋;

10.红汤百叶:选自武进横山桥的百叶,其特点是厚、嫩、香、滑、弹,久笃不烂(糊),越笃越嫩。


六、疾病称呼

在常州地方习俗(风俗)上对许多疾病的称呼各有不同:

1.称感冒为伤风

2.称天花为麻子

3.称疟疾为三热头(寒热头)

4.称肺病为痨病

5.称胃病为嗝气病

6.称眩晕症为乌头眩

7.称麻疹为出痧子

8.称腮腺炎为蛤蟆疯(糊)

9.称血吸虫病为鼓胀病

10.称荨麻疹为风疹块

11.称甲亢为粗颈根

12.称急性肠炎为屙(拉)肚皮

13.称癲痫为羊牵(痫)疯

14.称面瘫为歪嘴

15.称帕金森病为抖抖病

16.称梅毒为杨梅疮

17.称阑尾炎为盲肠炎

18.称手癣为鹅掌风

19.称腋臭为猪狗臭

20.称冻疮为紫(死)血


七、龙城的名称来源

1.民间传说中,常州西北孟河有一座九龙山,流传着九龙争山头的故事,所以常州又称为“龙城”,沾有龙气,喻为人财兴旺的吉祥之地。

2.传说很久以前,常州西北有一座古庙,庙里的和尚弘智梦见山神请他于五月初五,率全庙众僧助他在九龙争斗时取胜。过了两天,正是五月初五,天空乌云骤起、狂风大作,弘智率众僧击鼓撞钟、念佛诵经,约莫半个时辰,便风停云散。当晚,和尚又梦见山神对他说:“多亏你击鼓相助,今已得胜,现在为首的两条龙已逃往宜兴山里,其他六条龙已去往郡城(市中心)白云溪。”郡城百姓得知六条天龙降临常州的消息,就于每年端午节建造六色龙船,泛舟竞渡。

3.常州从晋太康年间(280-289)筑城到明洪武二年的1080年间,先后修筑过四道城墙。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在公元936年修筑的罗城,城周27里,东从水门桥沿大运河向西,经德安桥、广化桥,延北至西新桥、青山桥、小东门桥复至水门桥。

4.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大将汤和镇守常州。汤和认为常州“大而难守”,且面积大于南京城,故将东南西三面城墙缩小,置7个城门,城周缩短为10余里。

5.常州有“地有龙形,故曰龙城”的说法,即常州得名“龙城”一词很可能与其城垣形状有关。因为从唐代末年到明朝,常州从地图上看像一只昂首爬行的乌龟,古人称其为龙种,因此前人美其名曰“龙城”。

6.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其纪念馆位于江苏常州前后北岸文化街区80号,2015年1月8日正式开馆对外开放。

7.在常州天宁禅寺山门对面的市河边,有一座高5.6米、长25米的照壁与山门遥相对应,照壁上有乾隆为天宁禅寺御笔书题的“龙城象教”四个大字。(“象教”是佛教的总称。据说,释迦牟尼离世,诸大弟子悲伤不已,遂刻木为佛,以形象教人,故称佛教为象教。)

8.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后,北方少数民族混战中原,北方士民为躲避战乱,纷纷渡江南下,中国古代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潮,史称“永嘉南渡”

9.东晋永和十一年(355年),王羲之于绍兴辞官后,游历吴中,相传曾寓居无锡市洛社镇,并留下“洗砚池”,“观鹅亭”两处遗迹。1986年洛社中学整修后,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题下“王右军洗砚池”六字。

10.宋代咸淳四年常州知州史能之主纂的《咸淳毗陵志》(三十卷),距今已有七百三十余年历史,它主要记载了自春秋吴季子采延陵邑至南宋咸淳年间常州地区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演变的大量史事,是今人所能见到的现存最早的常州地方志书,亦是全国仅存的十余种宋修府志书之一。

11.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曾被列宁称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冲破重重阻力主持了熙宁变法,显示了他非凡的胆识和才华。变法前,他曾任常州知州,在此期间写成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标志其变法思想的形成。

12.作为千载读书地的常州,历史上文魁星闪耀,龚自珍曾由衷赞叹“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其中,常州首个清代状元吕宫,字长音,号金门,清顺治四年殿试一甲一名进士,官至弘文院大学士,其故居位于常州市天宁区延陵西路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的省级文保单位。 

13.常州人民为了纪念王安石,建了半山亭,以其别号半山而建,并以其籍贯地临川为路名,西连北大街,东接西官保巷,直达县直街,北通临川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常州为造新的百货公司大楼(后称作新世纪商城),将其拆去,1989年移入红梅公园。

14.嘉祐二年(1057年)四月, 王安石被任命为常州知州。甫一上任,就命人换了当时常州府的匾额,改用《说文解字》中的篆书字体撰写,并将原来左右并排书写的“常”与“州”二字,改为上下并行,取其“金钟覆六龙”的意象。

15.唐朝中期,李栖筠任常州太守时,有山僧进阳羡茶,李栖筠邀请茶圣陆羽品评,因茶圣赞其“芳香冠世,可供上方”,阳羡茶故而被朝廷定为贡茶。唐代诗人卢仝称:“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亦充分说明了阳羡茶在当时的至尊地位。

16.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上阙写到“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其中,孙郎乃是三国时期的孙权,他年仅十五岁,便为阳羡县长,因崇尚武功,他在丹徒之东(今常州市区附近)重置了武进县,取“以武而进”之意。自此,常州在历史上便有了武进之名。

17.常州市最西北部孟河镇万绥村, 因出了齐梁两朝共15位帝王,故有"齐梁故里"之称,历史上还有"兰陵古墟"之称。万绥古镇及其附近文物古迹颇多,且多与“齐梁文化”有关,包括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和万绥戏楼。

18.南北朝时的齐梁两朝,被史学界公认为当时华夏文化的中心,尤其是文坛百花齐放,影响深远,除“永明体”诗歌以外,更有南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昭明文选》、钟嵘的《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等文艺理论著作,其中,《文心雕龙》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著。 

19.南梁(502-557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三个朝代,由雍州刺史萧衍取代南齐称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称梁武帝。梁武帝是一个笃信佛教的皇帝,他在建康大造佛寺,梁朝时全国的寺院有近三千所,他早晚到寺礼拜,还四次舍身当和尚。后苏辙感叹:观秦、梁之败,则以佛法为不足赖矣。

20.据张戬伟剖析论证,从唐朝至民国,翻看有关常州的史志、诗词,皆以“六龙城称常州,而“龙城”的称谓,只是因乾隆给天宁寺题字“龙城象教”,后人以讹传讹而来。


八、古运河知识

根据目前文史界的研究成果:中华文明多点起源;;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人类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1.关河、前河、后河都是常州水系的一部分。

2.清朝以来,常州形成了豆、木、钱和典四大产业。

3.姓氏吴出自延陵。

4.《尚书·禹贡》记载,“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其中“震泽”指太湖。

5.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都属于长江流域。

6.中国第一条运河是由太伯开凿的。

7.京杭大运河最早是隋炀帝统治时期开通的。

8.常州古运河的起止范围是篦箕巷至东坡公园。

9.常州古运河最早是由吴王夫差开凿的?

10.常州运河在形成后的两千五百多年,经历了两次外扩。

11. 中国最早的一条运河是太伯渎。

12.石龙嘴曾被称为常州的“都江堰”。

13.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自北向南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14.宋神宗熙宁六年(1037年),大文豪苏轼在常州城东古运河边系舟野宿,并为此作诗《除夕夜宿常州城外》。

15.武进是由孙权命名的。

16.隋朝组织开通的江南运河是从镇江到杭州。

17.常州运河是常州城依河而建、因河而兴的见证人;河是天然形成的,运河是人工开凿的;运河为政治经济提供了种种便利。

18.2014年,江南运河常州城区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