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优越与忧患的青少年时代【盛宣怀】

来源:常州市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9-11-29

    1844年11月4日(道光二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盛宣怀出生于常州府武进县(今常州市)。这一年春天,他的父亲盛康恰好考中科举功名最高级别的进士,它是封建时代士子们为光宗耀祖、建功立勋孜孜以求但又非常难得的桂冠,加上长子盛宣怀的诞生,又喜临门,不仅令盛康欣喜倍至,盛氏全家均为之欢欣。嘉庆庚午(1810年)中举远在浙江做官的盛宣怀的祖父盛隆高兴地为之取字杏荪。据说,在盛宣怀的母亲怀上他时,盛隆梦见故乡庭院中的一株老杏树花开似锦,这就是在他出生后盛氏家族对宣怀期望之高。因为,荪是一种为人喜爱的香草,杏荪――既代表了盛家两代对他的祝福,也代表了他们对他的期待:如杏花之灿烂,期待他前程远大辉煌;如荪之芳香,期待他能得到人们的拥戴和喜爱。不言而喻,盛家两代希望盛宣怀走一条科举之功名、高官厚禄的人生之路。这也是两千多年来封建传统知识分子一直追求的最高理想的人生之路。
    盛宣怀的家庭生活是很优越的,父亲盛康后来官至湖北盐法武昌道,祖父盛隆官浙江海宁知州,他出生时祖父仍在官任上,不几年,他的一个伯父也官任浙江归安令。盛氏一家都有功名官职,家里的经济生活当然宽裕,加之他是父亲的长子,全家对他宠爱有加一到读书的年龄家里就为他请了教师。据说盛宣怀从小就“颖悟洞澈,好深湛之思”,常常向老师“质疑问难”,竟然有时还将教师问得无以对答,祖父看到聪明的孙子,喜得告诉家人:“是儿必为伟器。”如果不是时势的变迁,盛宣怀将如封建社会许多官宦之家的子弟一样,安宁地渡过青年时代,然后走向祖父辈为他设计的“人生理想之路”。然而出生于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的盛宣怀不可能再有那种宁静的生活,也不可能再走那样的一条理想的人生之路了。
    1844年,盛宣怀出生的那一年,继英国利用炮舰政策逼迫中国签订《江宁条约》、《黄埔条约》,欧美资本主义侵略势力逐步进入中国,根据不平等条约的条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开放为对外贸易的通商口岸,其结果,上海依据它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凭借富饶的长江三角洲腹地发达的商品经济,很快就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中最繁荣的城市,各国的外交官、商人、传教士等活跃在上海,使上海很快从传统城市的模式中脱颖而出,染上了近代城市的重重色彩。作为离上海不远的常州,肯定会时时感受到上海传来的气息,这种气息慢慢地熏育着青少年的盛宣怀。不过,那个时候,打破盛宣怀宁静的官宦子弟生活的还不是上海的气息,而是席卷大半个中国,震憾了清朝统治政权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太平军在江南的活动,使盛宣怀从小就经历了乱离转徙的生活,体验过亲人过世的哀痛。
    少年时代,盛宣怀时而生活在父亲的任所,时而随祖父母生活在常州家乡。1850年冬,父亲官安徽和州,盛宣传怀和祖父母同住和州,两年后太平军进逼和州,他又和祖父母返常州。1856年,伯父官浙江归安,接祖父母仍回常州。1860年,太平军破杭州,伯父死于战火,不久,太平军进逼常州,盛宣怀伴祖父母转避于江阴、盐城等地,时盛康官湖北粮道,派人接父母、儿子去鄂,盛宣怀又和祖父母由南通航海至宁波,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转辗半年到达湖北。这半年“崎岖险阻”,“水陆数千程”,盛宣怀和堂兄柏荪一路照料着祖父母,“至纤至悉,将护维谨,使老人不知有乱离转徙之苦”。这一年,盛宣怀十七岁。他为避战乱,转辗于他地的生活经历中,肯定已经注意到了下层社会的艰难生活,并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可从成后的盛宣怀终生最关注的实业和赈济两件事中得到说明。儿子同颐在追念其去世的父亲一生的经历时也说过,“府君……历四十余载,劳苦忧患百折不移,平生最致力者,实业而外唯赈灾一事”。
    在父亲所任生活的几年,盛宣怀的生活中几件事值得提及。这人父,以后为他娶妻,第二年,19岁的他已经有了一个儿子,盛宣怀和弟弟宙怀同回常州家乡参加童子试,兄弟二人同中秀才,不过,他的功名就到止为止了,因为他虽然于1867、1873、1876年,三次参加乡试,均榜上无名。他遂绝念于科举。事实上,他三次应试时,尤其是1873、1876年两次,已全力经营近代实业了,看他“匆匆应秋试”的态度,可知盛宣怀并不把正途功名看得很重。
    1867年,祖父母相继去世,1868年,母亲又去世,父亲在两年不到的时候内连失三位至亲,盛宣怀也因失去了疼爱他的祖父母和母亲而非常悲痛,但为了安慰“哀瘁若不自胜”的父亲,他“遂茹悲制痛”帮助父亲,而自己则避开父亲“每恸几绝,枕 间泪渍常斑斑”因为连丧父母,盛康奉讳家居,盛宣怀在湖北父亲任所几年的生活,奠定了他一生为人作事的基础。首先是父亲的言传身教。父亲盛康受常州学风的影响,注得“经世致用”,后来还编有《皇朝经世文续编》一书,目睹父亲的作为,盛宣怀也很注重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盛同颐曾记述这样一件事,那时盛康由粮道改任武昌盐法道,正值两天产盐区淮北与四川、淮北争引地,长期相持不决,盛宣怀从父亲那里了解了此事,私下草拟了“川淮并行之议”,盛康采用了儿子的意见,解决了川、淮引地长期争持的问题。本来就对长子寄予希望的盛康,欣赏儿子的才能,“益勉以有用之学”。在父亲的鼓励下,盛宣怀开始走出家庭,与湖北的能人学士相交往。那时的湖北,在与曾国藩齐名的胡林翼及由他推荐的严树森的治理下,“军务吏治,严明整饬,冠于各行省”。这种社会环境自然对青年盛宣怀的思想成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因此他“事事研求”、“慨然以匡时济世自期”,同颐也评论父亲“生平事功,基于此矣”。